逻辑分类
少于1分钟
分类简介
应用中涉及到的的逻辑部分,分成了以下五种:
实体逻辑
适用场景 :实体逻辑主要应用于数据模型的设计中,它关注的是数据层(实体层)的逻辑规则。例如,在”客户关系“管理应用中,定义一个“客户”实体,包括其名称、联系方式、交易记录等属性。实体逻辑确保数据结构的合理性与一致性。
- 字段属性:字段属性中设置默认值、计算值、必填、唯一、校验、加密等属性规则,设置后不区分页面(不分页面的规则可以设置在字段上),属于数据层的兜底逻辑规则。
- 实体规则:条件类设置字段校验、计算值、默认值,则通过实体规则设置,同样不区分页面生效
- 实体事件:数据增删改后,如果需要发送事件消息出来,则可设置实体事件,比如”报销单付款完成时事件",发出后,可供其他监听使用。
- 实体索引:唯一规则设置,可设置组合唯一规则。
区别 :与其他逻辑相比,实体逻辑不区分页面,适用于数据底层的逻辑规则。
页面逻辑
适用场景 :页面逻辑主要关注用户界面(UI)的行为和响应,如表单验证、按钮点击事件处理、数据显示与隐藏等。在应用程序设计中,页面逻辑确保用户与界面交互时能获得即时反馈,提升用户体验。
- 控件属性:控件属性定义了控件的外观和行为特征,用于设置控件在初始加载或应用运行期间的状态。比如:控件必填、输入校验、状态(只读、禁用等)等。
- 控件事件:控件事件则是指由用户操作或其他逻辑触发的动态行为,是控件响应外部刺激(如点击、拖拽、焦点变化等)的处理机制。
- 预制行为动作:根据业务场景,提供一系列预制的行为动作(实体相关、流程相关、控件相关)等,提高应用搭建效率和可维护性。
- 页面规则:与预制行为动作相比,页面规则允许应用设计师根据业务需求编写个性化的业务逻辑。
区别 :页面逻辑侧重于前端用户交互,处理用户输入、展示数据及简单的业务逻辑验证,而不应涉及后台复杂逻辑处理。
生单规则
适用场景 :生单规则常用于自动化触发业务流程,如在采购管理应用中,当用户请购单审批结束后,自动创建采购订单或在财务系统中,根据发票审批状态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生单规则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工作效率。
区别 :生单规则专注于根据预设条件触发业务单据的自动生成,属于业务流程自动化的一部分,对于此类生成单据的场景,可通过生单规则的简单配置达到场景需求的满足。
扣减规则
适用场景 :扣减规则通常应用于库存管理、财务处理等场景,如在销售管理应用中销售订单出库时自动扣减商品库存,或在财务管理中根据报销审批结果扣减预算。扣减规则确保资源或资金的精确管理。
区别 :扣减规则专注于资源或数值的减少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业务流程的合规性,是业务处理中对特定资源管理的关键逻辑。以上场景则直接通过扣减规则的简单配置,满足复杂的场景功能,提高应用搭建效率和可维护性。
微流程
适用场景 :微流程适用于,在以上场景化的功能配置下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对应的需求时,设计师可通过微流程进行自定义逻辑的编排来满足对应的需求。
说明 :在应用的设计与开发中, 实体规则 、 页面规则 、微流程作为自定义编排的工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本质上基于微流程的底层引擎,旨在提供更加灵活和强大的逻辑处理能力,以应对那些仅通过基本属性配置难以满足的复杂业务需求。
总结来说,这五者分别针对数据模型、用户UI及交互、业务自动化(生单))、资源管理及细分任务自动化(扣减))、自定义业务逻辑(微流程)),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业务系统的基础逻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