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取
一般作为初始化使用,运行中不推荐使用,量大而且实时性差。
2、事件订阅、消息队列
异步的,第三方调用后,会甩出mq,然后订阅执行。第三方不能感知是否最后形成事项,需人工检查。
3、关联开放openapi
第三方数据→cip-connector底表(用于判断更新/新增)→调用affair接口。
1、如何通过第三方id查到对应的事项: cip-connector:select id from cip_p_sync_affair where outer_id=’{第三方id}’ ctp-affair:select * from affair where sub_object_id={cip_p_sync_affair的id}
2、capabilityId获取方式:
3、数据内容一个节点多个人,需要节点id+人的id作为第三方的标识。
4、如果相关人员是第三方信息,那么需要提前建立好用户映射
5、待办更新时,目前需要报文中含有所有字段。如果更新时只给id和状态,那么还需要第三方建立底表存储新建时的报文信息。
6、接口成功都会返回第三方标识。接口错误的一种标志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