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取方式
适合全量 从上到下依次进行。第一遍,要单个逐次手动同步。组织同步标识都是作为v8的code进行同步的。 拉取有一定的制约性,比如人员接口入参是机构id,如果前面机构同步,用code做标识,那么后面循环拉取就获取不到人员信息。
1.1、常见问题
1、任职→查询底表是否已经有该人员→调用组织模型接口 任职数据,需先同步人员基本信息,如果手动系统录入人员,目前任职无法通过连接器进入系统。 2、如果组织的扩展字段是人员,那么还需同步第二遍。 3、拉取接口变化成分页,因为业务路径会变化,所有配置项需要重新选一遍。 4、内部根节点,外部根节点如果选错同步后,因为组织模型目前不支持跨单位调整部门,所以需要手动进行维护,或者找组织模型部门人员,清空数据库重新同步。 5、如果是导入的连接器,要核实一下所有页签的业务路径和参数。 6、偶尔有表达式感觉不生效的情况,重新清空保存然后再选一遍重试。 7、如果日志中,接口中有日志,但是组织同步页签没有日志,那么应该后台报错了,需要取服务器日志(cip-connector)进一步分析。 搜索关键字为:执行组织同步任务项。 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机构授权数不够,无法新建机构,这个找商务进行license授权 8、组织同步日志表,如果量大也可以手动清理。 cip-connector库: select * from cip_p_sync_his where plugin_id=(select id from cip_p_plugin_info where connector_id={连接器id}) and data_type in(0,1,2,3,4,5,6,7); 其中:data_type: 0=组织(单位+部门)基本信息,1=组织(单位+部门)扩展信息,2=岗位信息,3=职务信息,4=职级信息,5=人员基本信息,6=人员扩展信息,7=人员任职信息
2、第三方推送
2.1、事件订阅和消息队列
事件订阅:监听第三方回调事件 消息队列:监听mq 因为组织模型的关联性和异步性,可以作为中间的一种技术手段,不建议作为直接交付使用。
2.2、中间表
支持全量/增量。支持重试。暂不支持自动创建用户映射。一般需第三方开发或者结合微流程开发使用。 可以直接将数据直插数据库表,也可以通过openapi进行插入。 全量模式: 1、如果第三方只给最新的启用的组织,停用数据不给,那么会比较v8数据,自动进行停用。 2、需要同步完全部数据后,再给予一个同步完成标识。 增量模式: 按照[第三方数据最新时间]比对出最新数据,定时同步。每次同步为一个批次。 【写入02】任职变化时,写入用户的全部任职,与【写入01】只能二选一,这个意思是人员增量,但是对应的任职必须是该人全部的。如果人员第一次同步任职有两条任职,第二次同步有一条新增任职,目前因为没有组织模型没有记录任职唯一标识,无法判断第二次任职是新增还是更新已有的某个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