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工具
2 分钟阅读
协同服务安装启动配置
安装流程概述
协同服务的安装基本流程为:硬件环境准备—>安装操作系统—>安装数据库服务—>安装协同服务—>启动服务—>客户端访问。
以下对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等相关流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操作系统准备
Windows环境安装准备
为了方便启动,协同安装时,将注册一些Windows服务项(一般为Seeyon**Service、等),将涉及到服务项、注册表的修改。请遇到安全软件或操作系统提示时,选择允许修改,或在协同安装前先暂停安全软件(如360安全卫士、金山等)。
Linux环境与安装准备
使用SHH工具连接Linux服务器,推荐使用xshell等客户端工具。
Linux或者Unix系统时安装程序依赖GUI图形界面,Linux版本众多有的系统预装了GUI有的系统则没有,如果系统提示GUI不存在的话,可以使用安装命令yum groupinstall -y “Server with GUI”,进行安装。GUI安装成功后再次运行SeeyonInstall安装程序启动脚本。终端-终端类型调整为linux。
协同服务安装
注意事项
安装前,请先设置操作系统时区。协同应用服务器时区应与数据库服务器时区一致。此时区尽量与协同大部分用户所在时区保持一致。协同应用服务器时区的变化,将导致系统提示类的数据异常。
协同服务安装程序入口文件说明:
序号 | 安装程序文件 | 说明 |
---|---|---|
1 | SeeyonA8C1Install | A8C安装入口文件 |
安装步骤
启动安装程序之前环境检查项:
1、检查是否支持的操作系统类型,Windows Server系统,CentOS6以上,SuSE11以上
2、检查是否64位
3、检查cpu内存是否达到最低配置要求8c16g
4、检查虚拟内存是否不低于10240M
5、检查磁盘可用空间是否不低于100G
6、检查网卡速率是否符合基线要求,1000M
7、已部署各项服务内存之和,加上即将安装的产品内存配置(默认4G)不得超过物理内存80%
8、当前服务器可用内存不得低于物理内存60%
9、Linux系统,ulimit -a检查open files和max user processes都不得低于60000
安装步骤:
-
第一歩:双击安装程序SeeyonA8CInstall.bat文件(Linux环境为SeeyonA8CInstall.sh)
-
第二步:开始进行安装。选择【我接受该许可协议条款】,选择【下一步】;
-
-
第三步:选择软件的安装路径,选择【下一步】;
-
-
第四歩:选择数据库类型,并配置数据库连接信息(数据库类型、数据库名称、服务器地址、端口、用户名、密码),选择【下一步】;
-
第五步:确认安装信息是否正确,选择【下一步】;
-
-
第六步:开始安装,安装完成后,出现账号密码设置界面,请填写初始化管理员账号登录名以及密码(服务启动后请使用填写的密码登录进行系统初始化);多节点安装时数据库需要配置多次,每次配置不同,最后再通过S1将数据库配置进行统一调整成一致的即可。
-
第七步:点击【完成】,退出安装程序。
启动协同服务
Windows启动
- 建议使用S1管理系统进行服务的启动与停止
Linux启动
- 建议使用S1管理系统进行服务的启动与停止
日志
- 安装日志存放在安装后产品目录下Logs文件夹,如:D:\Seeyon\A8\Logs;
- 启动日志存放在安装后产品的ApacheJetspeed/logs目录。
扩展服务安装与启动配置
操作系统准备
windows操作系统准备
为了方便启动,协同安装时,将注册一些Windows服务项(一般为Seeyon**Service、等),将涉及到服务项、注册表的修改。请遇到安全软件或操作系统提示时,选择允许修改,或在协同安装前先暂停安全软件(如360安全卫士、金山等)。
Linux操作系统准备
Linux或者Unix系统时安装程序依赖GUI图形界面,Linux版本众多有的系统预装了GUI有的系统则没有,如果系统提示GUI不存在的话,可以使用安装命令yum groupinstall -y “Server with GUI”,进行安装。GUI安装成功后再次运行0.SeeyonInstall安装程序启动脚本。
扩展服务安装
注意事项
安装前,请先设置操作系统时区。协同应用服务器时区应与数据库服务器时区一致。此时区尽量与协同大部分用户所在时区保持一致。协同应用服务器时区的变化,将导致系统提示类的数据异常。
协同服务安装程序入口文件说明:
序号 | 安装程序文件 | 说明 |
---|---|---|
1 | ExtendServiceInstall | 扩展服务安装入口文件 |
安装步骤
启动安装程序之前环境检查项:
1、检查是否支持的操作系统类型,Windows Server系统,CentOS6以上,SuSE11以上
2、检查是否64位
3、检查cpu内存是否达到最低配置要求8c16g
4、检查虚拟内存是否不低于10240M
5、检查磁盘可用空间是否不低于100G
6、检查网卡速率是否符合基线要求,1000M
7、已部署各项服务内存之和,加上即将安装的产品内存配置(默认4G)不得超过物理内存80%
8、当前服务器可用内存不得低于物理内存60%
9、Linux系统,ulimit -a检查open files和max user processes都不得低于60000
安装步骤:
-
第一歩:双击安装程序ExtendServiceInstall.bat文件(Linux环境为执行脚本ExtendServiceInstall.sh)
-
第二步:开始进行安装。选择【我接受该许可协议条款】,选择【下一步】;
-
第三步:选择安装路径
-
第四步:确认安装路径
-
第五步:安装过程
-
第六步:设置S1登陆密码
-
第七步:完成安装成功退出
安装完成后的注意事项
多个扩展服务安装完毕需要挂载共享目录,共享存储挂载命令:mount -t nfs 10.3.9.250:/data/NFS/zhoubin /base/upload 将本机的/base/upload 挂载到250的共享存储。挂载完成后通过df -h命令查看是否挂载成功。
/base/upload为共享存储的配置可以根据客户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 扩展服务和主服务集中部署时,如使用nfs本地存储,需设置绝对路径;
- 2、分离部署时,使用本地nfs需设置主服务存储共享,挂载至扩展服务;其他存储模式,需确认可访问性。
如主服务和扩展服务在一台服务器安装,安装完成后需重启主服务S1,识别新安装扩展服务。
启动扩展服务
windows下启动
- 建议使用S1进行服务的启动与停止,不建议直接执行启动和停止脚本。
Linux下启动
- 建议使用S1进行服务的启动与停止,不建议直接执行启动和停止脚本。
日志
- 安装日志存放在安装后产品目录下Logs文件夹,如:D:\Seeyon\ExtendService\Logs;
- 启动日志存放在安装后产品的ExtendService/logs目录。
hu
致远服务S1
S1支持协同及相关服务的服务启停、参数配置、运维监控及相关运维工具,产品安装后预置S1程序。详细的说明见S1的安装维护手册和用户操作手册。
S1文档地址:致远服务S1(A8-C)用户操作手册
部署配置Web服务
Web服务可以为协同系统的单机环境提供Web访问,为协同系统的集群环境提供Web访问以及负载均衡。
协同系统的集群要求对应的web服务在做负载均衡时支持会话保持机制。
会话保持机制的意义在于,确保将来自相同客户端的请求,转发至后端相同的服务器进行处理。换句话说,就是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建立的多个连接,都发送到相同的服务器进行处理。这种机制,可以识别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交互过程的关联性,在负载均衡的同时,保证一系列相关联的访问请求分配到同一台服务器上。
依据实际情况,可自由选择Nginx(产品提供了标准安装程序,也可自主安装)、Apache、F5或其他web服务软硬件设施。
以下章节对web服务部署及配置时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部署及配置Nginx
Nginx支持协同系统的Web代理及集群部署的Web分发。
集群模式下,负载均衡且会话保持,需要用到nginx-sticky-module模块,此模块目前仅支持Linux系统,因此用Nginx做为集群模式的web服务时需要Linu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
产品提供了标准的Nginx安装程序,也可自行下载安装配置,详见以下章节。
部署概要拓扑图
Nginx服务常见的部署模式见以下部署示意图:
\Users\MaX.C\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13763889\TIM\WinTemp\RichOle\}5LK6[JN]}40BO1~ULEGBVS.png" />
\Users\MaX.C\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13763889\TIM\WinTemp\RichOle\_CP%73F145`BCG@7M5{71D6.png" />
自主安装配置Nginx
安装Nginx
-
Nginx及安装过程中需要的依赖程序的下载链接参考如下:
-
Nginx,参考下载链接(下载stable version,1.20.2或者以上版本):
-
pcre,参考下载链接: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pcre/files/pcre/
-
openssl,参考下载链接:https://www.openssl.org/source/
-
zlib,参考下载链接:https://zlib.net/
-
若系统未安装gcc,请使用操作系统安装盘(或安装镜像)进行安装,centos系统可以执行yum install -y gcc gcc-c++
-
以所有的安装程序位于/home/soft下,nginx的安装目录位于/home/nginx下,依次执行以下命令进行nginx的安装(命令中标红的安装包名称,以实际下载的为准):
# 切换目录至/home/soft cd /home/soft # 以实际下载的文件格式选择tar或zip解压 # 解压tar压缩包 tar -zxvf nginx-1.20.2.tar.gz tar -zxvf pcre-8.40.tar.gz tar -zxvf zlib-1.2.11.tar.gz tar -zxvf openssl-1.1.0g.tar.gz # 修改解压后文件夹名,便于后续安装 mv nginx-1.20.2 nginx mv pcre-8.40 pcre mv zlib-1.2.11 zlib mv openssl-1.1.0g openssl # 赋权文件夹 chmod -R 777 nginx chmod -R 777 openssl chmod -R 777 zlib chmod -R 777 pcre # 进行nginx的configure cd nginx # 注意以下configure命令为一行 ./configure –prefix=/home/nginx –with-http_stub_status_module –with-http_ssl_module –with-http_realip_module –with-http_sub_module –with-http_flv_module –with-http_mp4_module –with-http_auth_request_module –with-http_random_index_module –with-http_gzip_static_module –with-pcre=/home/soft/pcre –with-openssl=/home/soft/openssl –with-zlib=/home/soft/zlib 注意:如果芯片底层架构为mips,需要进入nginx目录当中,修改objs目录下的Makefile内容,找到其中 && ./config –prefix=/home/thtf/mircoService/nginx_src/openssl-1.0.2u/.openssl(根据实际目录而定) no-shared no-threads \ 修改为 && ./Configure (注意是Configure不是config) linux64-mips64 no-asm –prefix=/home/thtf/mircoService/nginx_src/openssl-1.0.2u/.openssl no-shared no-threads \ 修改后保存。 # 编译、安装 make make install |
---|
配置Nginx
以nginx安装在/home/nginx下为例,nginx的配置文件为/home/nginx/conf/nginx.conf。配置文件内容示例如下(其中upstream的名称及服务地址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如不需ipv6访问请去掉listen [::]:80 ipv6only=on;这一行配置):
启动Nginx
以nginx安装在/home/nginx下为例,nginx的启动脚本为/home/nginx/sbin/nginx。启动示例如下:
# 切换命令行到nginx启动脚本目录 cd /home/nginx/sbin # 启动 ./nginx # 重启 ./nginx -s reload # 停止 ./nginx -s stop # 指定配置文件重启,一般用于nginx异常停止后的启动 ./nginx -c /home/nginx/conf/nginx.conf |
---|
参数调优
参数优化需依据nginx的运行情况,及服务器负载情况进行调整。常见的优化参数有以下内容:
- worker_processes:nginx的进程数,一般为cpu的倍数,可以为1倍。
-
worker_rlimit_nofile:nginx的进程打开文件数,可以与ulimit -u的值一致。
-
worker_connections:每个进程允许的最多连接数。
-
keepalive_timeout:客户端超时时间,单位秒。
-
client_max_body_size:客户端连接的最大请求实体,影响协同系统的上传附件大小,建议设置大于或等于运行附件上传的最大值。
-
access_log:请求日志,建议无需调试时关闭(off)。
Nginx可优化的参数还有很多,建议依据系统实际的运行需求,选择性优化。
-
负载均衡F5配置说明
协同系统的集群结构需要web服务做负载均衡时会话保持(或会话粘滞),会话保持机制的意义在于,确保将来自相同客户端的请求,转发至后端相同的服务器进行处理。
因此F5需采用符合会话保持原理的负载均衡策略才可保证协同集群系统的正常运行。
集群部署
安装多台节点后需要搭建V8集群,请参考集群搭建手册。